上海實體書店復蘇 變“輸血”為“造血”
2014-04-10 09:43 來源:金鑫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如今在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外灘等城市地標、黃金地段總有一塊空間屬于實體書店。上海外灘有上海新華書店“主題店”Light&Salt(光與鹽),南京西路嘉里中心有中圖現代書店,蘇州民營書店“貓的天空”更是在上海開出包括新天地、外灘在內的5家分店。
如今在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外灘等城市地標、黃金地段總有一塊空間屬于實體書店。上海外灘有上海新華書店“主題店”Light&Salt(光與鹽),南京西路嘉里中心有中圖現代書店,蘇州民營書店“貓的天空”更是在上海開出包括新天地、外灘在內的5家分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從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獲得證實,在實體書店扶持政策之下,上海實體書店已呈現出復蘇跡象。
扶持不是簡單“輸血”
實體書店倒閉加速的兩年前,上海市政府發(fā)布《上海市出版物發(fā)行網點建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及《上海市出版物發(fā)行網點建設引導目錄》,正式出臺上海扶持實體書店發(fā)展政策。該政策因其創(chuàng)新、可操作性而被稱贊為全國各地扶持發(fā)展實體書店的探索實踐提供了好樣本。新加坡《聯合早報》更將其稱為“中國地方政府的創(chuàng)舉”。
顯然,被稱之為“創(chuàng)舉”的不在于發(fā)布扶持資金的多少,而在于網點建設引導目錄。此后,上海連續(xù)兩年向社會和行業(yè)發(fā)布《網點建設引導目錄》,作出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判斷,明確重點扶持發(fā)展方向,給業(yè)界提供參考。
如今,政策的效應已慢慢顯現。
上海實體書店紛紛主動轉型、挖掘讀者需求、開展多元化經營自救。靜安書城、上海書城淮海路店、新華書店概念店打破傳統(tǒng)書店規(guī)格化的固有模式,引進與書店配套的文化新業(yè)態(tài),為讀者提供多維度的文化體驗平臺;鐘書閣以“最美書店”為文化理念,拓展文化活動、咖吧消費等多種贏利點;大眾書局推出女性主題書店,開拓細分消費市場;上海童石公司從一家傳統(tǒng)的兒童出版公司轉型為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動漫全媒體公司。上海逐步實現大型書城、中型書店與各類特色書店、連鎖書店配套共生的書業(yè)格局。
-
相關新聞:
- ·南京30年老牌書店迎來最大規(guī)模升級改造 2014.03.11
- ·書店批發(fā)零售13%增值稅免征令業(yè)界振奮 2014.02.19
- ·廣州5家實體書店共獲550萬資金扶持 2014.01.17
- ·沈陽實體書店十年間從3000家到700家 2014.01.0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