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紙工業的展望篇
2006-09-08 13:37 來源:中國紙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一、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前景展望
我國紙和紙板的消費量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紙和紙板消費量的增長速度在過去的幾年里都高于GDP的增長速度。據現有的統計數據回歸分析表明,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的人均用紙量與人均的GDP成正比。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民幣,人均用紙將會增加3kg以上。這種趨勢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會基本上保持下去,但是任何增長曲線都應當是一條趨于飽和的曲線,從而可以預測,當中國的人均GDP高到一個相當的水平后,人均用紙的增長速度將放緩。
目前,我國正處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時期,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1.6萬億美元,人均1300美元的水平,根據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10年國內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GDP總量要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達到3000美元以上。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制定造紙工業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可以預計我國紙和紙板的市場前景廣闊,紙和紙板的消費量將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2005年的消費量達到5800萬噸,2010年將會達到7600萬噸,到2020年消費量將會超過1億噸,屆時我國將和美國、歐洲一起成為世界上三大紙和紙板的主要消費市場。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帶動了我國紙和紙板消費量的增長,同時也不斷地改變世界紙板消費的格局。5年前,世界上只有兩個主要的紙和紙板的消費市場,美國和歐洲,他們分別消費了世界紙和紙板的1/3,而包括日本和中國在內的世界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消費之和也只占1/3。而由于近幾年來,中國的經濟崛起使得世界上紙和紙板的消費格局發生了變化,據Paperloon報道,2004年全球紙和紙板消費約為3.6億噸,其中美國消費量大約為9000萬噸,歐洲消費量在9000 萬噸以上,中國和日本的消費之和也接近9000萬噸。所以目前基本消費格局是美國占1/4,歐洲占1/4,中國和日本之和占1/4,世界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占1/4;預計到2020年,紙和紙板的消費格局將會是美國、歐洲和中國各消費1/4,世界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占1/4。當然這里所指的紙和紙板的消費是指將紙和紙板加工成包裝品或印刷品的初次消費,而并非是商品的最終消費。
二、中國造紙工業的優勢分析
首先,中國造紙工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而且這個市場有著良好的成長性能。中國紙和紙板的消費市場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拉動的。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三大馬車是出口、投資和消費。消費水平的提高無疑會促進紙和紙板的消費需求,同時更重要是大量的日用消費品的出口增長進一步推動了紙和紙板市場的快速成長。
近來有許多國外同仁對我國的投資增長速度高于消費增長速度表現出十分關注的態度,擔心中國這些新的產能會對區域內甚至國際紙和紙板的市場帶來沖擊。這些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分析目前中國國內的具體形勢,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中國新產能的增加除了要滿足新的需求以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彌補由于落后產能退出市場所產生的市場缺口。隨著新型、高效、環境友好技術裝備在中國新型企業的大量采用,必然會在節能降耗、改善環境和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通過市場的手段迫使落后的產能退出市場。這種退出機制遠遠要比政府指令更加有效。當然,外國朋友擔心的是怕有一天退出的不是中國的企業而是海外的企業,這種可能在近期內還不會發生,因為目前中國仍然有接近2/3的產能是由相當落后的技術設備提供的。
除了具有市場的優勢之外,中國在人力資源方面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制漿造紙行業不同于一般的傳統制造業,對人力資源的要求相對較高,雖然目前一些簡單的制造業有轉移到其它欠發達國家的問題,但是對于制漿造紙工業來說,這種可能性極小。因為制漿造紙所需求的是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設有制漿造紙類學科的高等院校,每年都向行業輸送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近幾年來能源價格的上漲也促使企業在節能降耗方面增加投資,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在造紙用其它輔助原料方面中國也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三、中國造紙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首先,中國造紙工業面臨的是纖維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近幾年進口纖維原料所占的比例不斷提高,纖維原料的進口依賴度不斷提高,已經接近50%!2005年進口廢紙1700萬噸,進口商品紙漿759萬噸。盡管去年金海年產近百萬噸漿廠的投產會改善金光集團內部的紙漿供應狀況,但是造紙新項目的陸續投產使得紙漿進口的增長勢頭不會在近期內減弱。
對于進口商品紙漿來說,在近期內國際市場還是可以比較樂觀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壓力很大,行業的原料安全性受到很大的挑戰。從國際上的總體情況來看,2004年全球紙和紙板的總產量為3.6億噸,原生紙漿的生產量為1.8噸。也就是說,在全球平均每生產一噸紙和紙板將會消耗500kg原生紙漿,其它都為廢紙纖維和輔料。如果到2010年中國紙和紙板的生產量達到7500萬噸的話,將會需要原生紙漿3750萬噸。目前中國的實際紙漿產量僅為1400多萬噸,假設中國到那時還能夠建設幾個大型的紙漿廠,使生產量提高的2000萬噸的話,仍然將需要進口1750萬噸!更何況在五年之內使我國的紙漿產量提高600萬噸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2004年全球的商品紙漿凈出口量仍然維持在2500萬噸左右,中國進口了732萬噸,略低于1/3,雖然近幾年內在南美有大約500萬噸的新增生產能力,仍然不能滿足中國新增1000萬噸的需求。屆時中國進口的商品紙漿總量將會達到或超過全球紙漿凈出口總量的50%!
因此,中國必須盡可能地發展林紙一體化,加強廢紙回收和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非木材資源。對于廢紙方面,目前有許多批評的聲音,因為我國進口廢紙的數量較大就批評我國不注意廢紙的回收。但是我一直認為這種批評是不夠公平的。廢紙的回收率是用國內回收廢紙的數量和紙和紙板的消費量之比來計算的,這里指的紙和紙板的消費并不是最終的消費,特別是對于包裝用紙和紙板而言,更是如此。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日用消費品出口國,有大量的消費商品都是采用紙包裝的,這些包裝用消費的紙品都隨著商品運到了發達國家,這些紙品是不可能在中國回收的。
因此雖然中國目前的回收率只有30%左右,但是實際的回收率要高得多。另一方面,中國的廢紙利用率已經接近60%,在主要的紙和紙板生產國家中居首位,比發達國家要高得多,也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多。這也說明了中國的造紙工業對保護環境、節約纖維資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非木材纖維資源也是我國發展造紙工業的一項基本國策。在這方面,人們應當注意用基本的科學態度去對待目前一些新技術。我國的非木材纖維制漿造紙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水平,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技工作者為科學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纖維原料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由于一些小型的制漿造紙企業為了節省投資或由于規模較小等原因,沒有進行廢水的處理,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甚至嚴重地損害了中國造紙工業的回顧和展望造紙行業在公眾中的形象。目前,也有許多所謂的“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地被報道,但是只要業內的各位投資者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就會很好地保護好自己。因為無論什么發明創造都不能違背物質不滅定律,同時也要明白什么是污染物。只要把這兩方面搞清楚,就不會被任何偽科學的宣傳所欺騙。同樣,任何回避這兩個問題的發明創造都是不可能的。
目前,造紙工業存在的第二個問題是某些產品結構性過剩的問題。這里的所謂結構性過剩指的是一些品種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供應從不足向能夠滿足市場過渡。這是一個變革過程,這樣的變革是先進的生產能力取代落后的生產能力的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由于落后的生產能力不會甘心自愿的退出市場,必然在市場上制造價格上的混亂,但是市場的壓力最終還是會無情地把落后的生產能力淘汰掉。從而會使得某些產品的集中度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實現變革,達到并趕上世界的先進水平,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已經實現了這種變革的品種有銅版紙和涂布白卡紙。新聞紙和涂布白紙板正在經歷這種變革,而我們也正期待著非涂布印刷書寫紙的變革早日到來。
造紙工業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小企業的環境污染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是和前面第二個問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小企業裝備落后,技術水平低,不顧環境,依靠的是犧牲環境來獲取利潤。但表面上他們又能夠為地方解決一些就業問題,一些好心人就會被他們利用,一方面使得所謂的新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對環境污染放縱慫恿。這都嚴重地損害了國家民族的利益,也損害了行業的利益。這些企業遲早都會的被先進的生產能力所代替,但是在退出市場之前他們會嚴重擾亂市場。本人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小廠的環境污染問題,就是要用先進的生產能力通過市場的手段去取代它。
總而言之,中國造紙工業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潛力和機遇,同時纖維原料問題是我們不可回避的挑戰,而小廠的污染問題只能用發展的方式和變革的手段來解決。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是一個關鍵的手段。企業要注重技術裝備的現代化,同時也要加強技術工藝的研究和人才的投入,使得自己在變革的過程中能夠保持不敗的地位。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