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豪華包裝濤聲依舊
2005-09-17 17:01 來源:北方網 責編:cpp114
又是一年中秋到,時下各大超市及商場里月餅已經開始唱起了主角。同樣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月餅是否還在過度包裝。根據這幾天記者了解到的情況,過度包裝在月餅生產和銷售中依舊存在,但是,占相當數量的商家開始提供兩種售賣方式:盒裝或者散裝。
一樣的月亮 一樣的月餅 不一樣的包裝和價格
在天津某超市,好利來、津樂園等知名廠商的“堆頭”(超市用語,意指同一商品或同一品牌類似商品集中擺放)占據了賣場的顯要位置,銷售員熱情洋溢地向顧客推銷月餅。據銷售員介紹,散裝月餅50克的每個5元,100克的每個10元。這樣算來,單價應該在50元每市斤。而假如選擇包裝好的月餅,一種450克裝的要129元。原來包裝占到了總價的一半多,這種包裝未免還是稍微貴了點。在這家超市銷售的其他的各種品牌的月餅雖然價格略有區別,但一旦加了包裝,價格至少翻一番,的確是“餅以衣貴”。
廠家確實也在外包裝上煞費苦心,除了傳統的鐵盒、紙盒、錦盒包裝外,還出現了時尚與古典相結合的紅木餅盒。精美絕倫的月餅盒有的讓記者大開眼界:采用紅木制作而成的月餅盒鑲龍雕鳳、造型各異,透著古典與華貴,禮盒上鑲嵌的鍍金飾品在燈光下金光閃閃,讓人嘆為觀止。當然這樣包裝的月餅價格就更上一層樓了。
消費者怎么選?面對這琳瑯滿目的月餅,消費者是不是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困惑呢?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消費者大致遵循這樣的原則,自己吃買散裝,送人才要包裝。一位消費者這樣說:“中秋節送月餅是固定禮節了,特別是送人的禮盒更是要精致豪華。我也不希望在送禮上形成攀比之風,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這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了,所以我也只能順應潮流了,其實誰不知道無論包裝多豪華,月餅也還是那個味道。”
過度包裝傷害的不只是消費者的荷包其實自從今年7月4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月餅生產經營的有關規定》,嚴禁搭售和過度包裝之后,月餅市場已經規范了很多,今年少見了往年那種月餅盒子里塞洋酒、金銀玉器、數碼照相機、攝像機、甚至商品房產權證的荒唐行徑。但是,公正地說,還是有些包裝太過于豪華。
月餅過度包裝消耗了大量社會財富,造成資源浪費。統計顯示,我國焙烤業每年投放在月餅包裝上的費用高達25億元。中秋節一過,那些燦爛輝煌的包裝盒子就成了讓環衛工人撓頭的垃圾。月餅包裝還消耗了大量寶貴的森林資源,每生產1000萬紙盒月餅,包裝耗材就需要砍伐400—600棵直徑在10厘米以上的樹木。
我國去年4月1日起執行的《月餅類糕點適用技術》等相關法規,對月餅的生產加工、外觀介紹等都有詳細規定,對規范散裝月餅市場作用極大,而在禮盒方面就不盡如人意。國外有禮盒包裝中包裝空位不超過25%、包裝成本不超過月餅零售價的15%等規定。而我國尚沒有法規對此作出規定,幾個不大的月餅裝個大盒子的情況很普遍,甚至有些禮盒的價值超過月餅本身的70%多。可想而知,消費者花錢買的盒裝月餅,有幾成花在了月餅上。
對此,一些經銷商一語道破天機,他們說,每年賣月餅其實賺的就是盒子錢。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普通月餅的毛利只有15%到30%,而銷售豪華月餅的毛利可達到百分之幾百。包裝行業的一位行家說,市場上普遍見到的較為精致的禮盒成本在30元左右,極少頂級禮盒的成本在百元以上。
期待合理的月餅包裝包裝是商品所必需的。月餅作為一種節令饋贈佳品也的確應該比一般的食品更美觀大方些,但凡事皆應有度,我國資源形勢嚴峻,在全社會都在努力避免浪費,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大背景下,月餅不應該是個例外。至于談到包裝簡單有沒有“拿不出手”之嫌,其實正是食品包裝行業應該深思的問題。豪華并不等于美觀,一味給月餅穿金裹銀,黃袍紅木加身,千餅一面的樣子凸現出了食品包裝創意的匱乏,也難以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反觀我們近鄰的日本韓國,類似的食品包裝都很素雅,一般使用再生紙等環保材料包裝,絕少見到我們慣用的那種大盒子。基本上沒有憑借包裝材料的奢華輝煌來誘導人們對商品給予關注。而是將商業、藝術以及文化很恰當地結合起來,從大眾生活的海洋中直接孕育出并得到藝術升華的包裝設計,反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