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話說銅版紙噴墨:從“能不能印”到“印得好”的技術密碼
2025-08-11 10:02 來源:方正印捷 責編:張曉丹
二、技術路線:破解墨斑的多種方案
要想解決墨斑,先得把“病灶”拆成四個課題:換工藝?換紙?換墨?換算法?四條路線各有優劣,需權衡成本與落地速度。
路線A:在設備上增加預涂單元
•原理:在紙面添加親墨涂層,將“荷葉”變為“海綿”,使墨滴瞬間扎根,消除堆墨。
•代價:成本上漲。如果滿版涂,一張A4銅版紙的成本大約增加2-4分錢;如果圖文部分按需預涂,則與圖片覆蓋率相關,而商單一般覆蓋率較高,成本比滿版涂也低不了多少。
國外的噴墨輪轉、單張機大多采取了預涂的技術路線。國內也有廠商嘗試并展出過,拋開成本高不談,拉絲、白線、色差等極其嚴重,不能實際生產用。
路線B:紙廠研發與生產噴墨數碼銅版紙
•原理:造紙環節直接調整涂層結構,以適配噴墨的特性,原理與“預涂”類似。
•代價:紙價比普通光銅要高出1000-2000元/噸不等;而商單內文以157克銅、128克銅、200克銅居多,折合成一張A4銅版紙,增加的成本較高;再加上商單圖片覆蓋率高、用墨量大,噴墨的成本優勢被抵消。
•紙張進展:盡管太陽、金東等龍頭企業已推出了各自的產品,質量表現不一;且受限于設備普及率低、用量規模小、紙廠改造成本高等因素,其價格尚需要多年的實踐才能進入“平價區間”。一句話:長期可行,短期“肉疼”。尤其是,數碼銅的網點相比普通銅的網點小得多,拉絲會變嚴重,這也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路線C:普通光銅+專用墨水
•原理:不換紙,讓墨水自己“長腳”扎根——改進墨水配方、提高滲透速率,墨滴不再抱團。
•難點:全球銅版紙涂層差異大,同一款墨水在不同紙張表現迥異。2024年德魯巴展會上,日本設備在本土銅版紙表現優異,換用德國紙張后墨斑加重;也有多臺安裝在國內的日本噴墨輪轉,用國內的各種銅版紙測試后墨斑很重,而被迫用噴墨數碼銅版紙,顯示了紙張-墨水匹配的復雜性。這種地域性壁壘導致海外廠商難以針對性優化,凸顯出本土化研發的必要性。
•方正實踐:
–方正自2022年底啟動“捷彩”墨水專項計劃,聯合日本合作伙伴開展本土化攻堅。CMY三色墨水歷時18個月、歷經13輪迭代后定版,黑色墨水歷時30個月歷經21次迭代后定版,最終形成了與國內主流光銅高度適配的專用墨水。
–20余家客戶的實際生產可見,國內幾大紙廠的很多規格的光銅在墨斑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雖然不是全部,但也能充分看出墨水與紙張匹配的緊密相關性及重要性。
路線D:算法補償——網點錯開技術
•原理:墨斑的形成是多個墨滴網點(網點)的聚集而成;因此,為避免墨滴堆積,通過改變網點的分布規則,也可以減輕墨斑。
•方正做法:基于30多年的RIP與網點經驗,將膠版紙噴墨網點改進為光銅噴墨的“網點錯開技術”,進一步提升細膩度。
最終公式:捷彩墨水×網點錯開技術×京瓷80K噴頭×適配的光銅=低成本+高細膩度
目前該組合已在20+家客戶現場跑穩:優良的墨斑表現,圖片與平網的細膩度接近激光數碼,為銅版紙噴墨的色彩質量奠定了基礎。墨斑這道“生死線”,就此被拉成了“起跑線”。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