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求難組織 海口農民工輸出遭遇瓶頸
2009-09-14 11:38 來源:海口晚報 作者:王紹兵 責編:樂軒
- 摘要:
- 市就業部門已經意識到,穩定乃至擴大對外勞務輸出,加強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從去年開始,我市就借助粵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江門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廠校合作聯盟,通過“半工半讀”和“訂單式培訓”的方式,為農民工開設計算機應用、印刷工藝技術等專業。
【我要印】訊:“民工荒”實質是“技工荒”,并非是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根本性轉變。一方面經濟回暖,省外、省內企業用工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卻出現海口市無法提供這么多企業需要的人力資源。
“農村勞動力素質與就業崗位存在不相適應的矛盾正在日益顯現。”海南省海口市人力資源開發局局長蔡向紅認為,農民工沒有一技之長是造成轉移困難的主要原因。
“民工荒”實質是“技工荒”
從8月開始,省人力資源開發局每月兩次向海口市發送省內外的招工信息,目前已發送來30多家企業的數千名用工需求。加上省內外企業直接向市、區人力資源開發部門發送的用工需求,目前海口已收到這樣的用工需求數近萬名。
但是對于這些企業的需求,海口卻難以組織。
市人力資源開發局副局長黃斯雄指出,這是由于我市的農村富余勞動力中缺少技工。市人力資源開發局收到的用工需求中,大部分都是需要技術性的工種,比如海南元創機械有限公司需要的就是電工、熔接工、沖壓工,開平嘉達摩托車配件公司需要的也是打磨工、退鍍工。
農民工的結構性矛盾并不是現在才出現。蔡向紅說,據調查,6月份廣東市場技工的求人倍率為1.37,同期普工的求人倍率為0.74,技工的缺口數達75.4萬人次,而普工供過于求達到72.7萬人次。相信隨著經濟回暖,企業訂單增多,市場對技工的需求比重還將繼續上升。
技工能減少經濟波動沖擊
供求關系直接決定了工人的工資,開元嘉達摩托車配件公司開出的待遇就能看出,打磨工工資在2000-3500元/月,而包裝工只有900-1500元/月。黃斯雄告訴記者,從統計的數據看,普工的工資一般在1000元左右,而技工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多的能達到四五千元。
另外,黃斯雄還認為,技工還能減少受經濟波動的沖擊,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技工失業的就比較少,返鄉的大部分是沒有一技之長的普通工人。
當務之急是加強技能培訓
業內人士指出,海口無法為企業提供足夠的技工,與農民工技能培訓薄弱有關。目前僅有農業部門設立的農民技術學校專門面向農民開展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功能較為單一,且規模比較少。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近80%由其他的民辦培訓機構承擔,培訓范圍較窄,技術含量低,比如培養數控工好一點的機床一臺就要100萬元左右,民辦培訓機構根本沒有能力投入。珠三角地區需求較大的車工、模具、精密技術、沖床、叉車等技術工種的培訓項目在我市開展都比較少。
市就業部門已經意識到,穩定乃至擴大對外勞務輸出,加強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從去年開始,我市就借助粵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江門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廠校合作聯盟,通過“半工半讀”和“訂單式培訓”的方式,為農民工開設計算機應用、印刷工藝技術等專業。
蔡向紅表示,市就業部門下一步將對這種“半工半讀”的模式進行推廣。此外,還將結合本地和勞務用工地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勞動力需求、農業生產特點等情況,充分利用和整合培訓資源、培訓資金,鼓勵和引導農民工利用待工間隙,參加各類就業技能培訓,增加就業競爭力,從而克服過去單靠勞動密集型企業務工的瓶頸,實現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海口市借雞下蛋通過合作培養印刷人才
海口9月起清查食品包裝 市民請認準QS標志
海口兩印刷廠涉嫌非法從事印刷業務受罰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